宁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

作者: 时间:2021-06-30 点击数:

战疫防疫勇担当 守正创新争一流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第十二党支部先进事迹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第十二党支部主要由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和介入科党员组成,目前共13名党员,其中男性党员6名,女性党员7名,副高以上职称5名。支部注重抓党建促医疗与护理质量双提升,在临床一线、疫情防控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全体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心系患者,以患者转危为安和早日康复为己任,争先创优,刻苦钻研医术,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战疫防疫,勇于担当作为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2020年1月26日,第十二党支部书记乐道平接到院部通知,需要选派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立即进行部署,重症医学科护理骨干陈丽英护师积极响应党中央及院党委的驰援号召,主动请缨,从通知到出发短短的3小时,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投身到战“疫”一线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救护工作。她扛责在肩、勇挑重担,关爱患者,为决胜武汉、决胜湖北做出了积极贡献。陈丽英说:“多年深受党的熏陶,尤其在这次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深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萌发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陈丽英在武汉抗疫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表明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在武汉战58天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千里驰援可歌可泣,同城战疫一样令人动容。疫情面前,第十二党支部全体党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2020年2月5日,全体党员请命加入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按下红手印,随时听候组织调令。支部5名党员进驻宁德市医院隔离病房抗疫一线;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光辉同志为第十二党支部党员之一,多次深入隔离病房,部署抗疫相关工作;党支部书记乐道平作为救治新冠肺炎的专家组成员,24小时待命进行救治指导,为新冠肺炎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因多名重症医学科护士进驻隔离病房,科室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组织委员陈雪仙作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担负起一线护理工作,加班加点,全身心支持抗疫工作;纪检委员丁志君第一时间参加医院发热门诊,进入防疫前线;“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党员们抗疫决战到底的决心,预备党员张天大等同志在隔离病房坚持到最后一个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党员刘倩、林颖2人赴厦门航空、山东航空口岸防疫。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全体党员坚守岗位,在各自抗疫防疫地点与战友们一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定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出色完成院党委交代的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初心和使命,彰显新时代党员责任与担当。

创先争优,建设一流队伍

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培育技术型医护团队为目标努力打造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医护队伍采取党课教育、廉政教育、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在工作中争当排头兵、领头雁,带头学习工作,带头解决困难,带头改革创新带头救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高,医患和谐,患者及家属的牌匾、感谢信、锦旗纷至沓来党支部每年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便民服务、义诊、帮扶基层医院、组织党员参观红色基地,加强党员对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除出色完成科室本职工作外,还承担其它科室的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纤支镜吸痰等操作及危重症患者救治指导,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吴光辉同志作为宁德市医院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多年来带领神经外科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脑外科手术,挽救无数患者生命;作为院长,他高瞻远瞩、正确部署、带领全院员工抗击新冠肺炎,2020年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获得社会的高度赞扬;党支部书记乐道平作为重症医学科的科主任,他以科室为家,将科室由原来的6张床位发展到如今可以同时容纳23名患者的救治规模,同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2014年疑似禽流感到2015年菊池火灾;从2016年硫化氢中毒到2018年古田光饼中毒,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救治上,他带领全体党员不畏艰苦,迎难而上,默默付出,与死神赛跑,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谱写着一件件动人故事。因工作出色,他被评为省、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医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组织委员陈雪仙作为重症医学科护士长,13年来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带领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仪器,掌握多专科护理知识,帮助其它科室解决疑难护理问题,如难置性鼻饲管置管、抽动脉血、配合抢救等。每年培养多个合格的危重症护理人员轮转到其他科室,为全院各个科室输送技术性人才,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她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医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党支部所属的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和介入科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各方面表现突出,都曾被评为先进科室。

守正创新,争创一流业绩

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期间,第十二党支部所属的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和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以防控为己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做到防疫安全两手抓,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下,3个科室经济工作总量都实现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3.6%2020年3月5日被中共宁德市委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表现突出基层党组织(第一批)。2020年重症医学科荣获医院业务进步奖、出院量进步奖、院感年度防控优秀奖、护理质量第二名。工作中,支部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注重科研攻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成功开展了6例ECMO、颅内血肿立体定向下穿刺碎吸微创手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等,填补了闽东这些领域的空白,成功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立德树人守初心 为党育人担使命 严谨治学争先锋


肖顺根先进事迹


肖顺根,现任宁德师范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宁德师范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任教以来,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兢兢业业,在教学、科研和服务学生方面均发挥了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深受广大师生喜欢和尊敬。教书育人任重,他心坚如铁;立德树人道远,他奋勇向前。

守牢课程思政阵地,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从教十二年来,他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擅于抓住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开展课程思政。

2020年疫情期间,他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社群化等特点,带领支部党员教师集体备课,将“抗疫精神”与任教的课程相结合,以思想引领为指导,制作教学三维仿真动画、录制教学微视频、建设网络资源平台,建立了多个典型教学案例,打造了多门SPOC课程,其中《机械设计》课程建设为福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为学校的“金课”和“课程思政课”典范。此外,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影响,他义务为学生提供考研辅导、深入用工企业、为学生推送就业信息,正是这种“教之以事而喻诸德”的钻研,爱岗敬业的态度,坚定务实的信念,他成为了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当好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肖教授深知“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心中得有江河”,因此,他在教学中精研教案,细读课标,着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他多次参加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荣获第五届全国教师教学竞赛国家二等奖和学校一等奖,出版“十三五”精品课程建设教育规划教材2部,承担教学工程质量改革项目6项,其中省级4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6篇。他还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机械专业的实践当中,模拟智能制造全过程,让学生在虚实环境下对产品零部件设计、制造生产规划、制造过程和物流等有了全局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企业工程师对知识面的要求。

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他采用“党建+学科竞赛”方式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发明与创新设计展、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和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创业创造,指导学生荣获国际金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特等奖3项,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9项,省三等奖6项,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3项。

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当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攻坚人

为彰显大学服务社会功能,肖教授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党建+教学科研”、“党建+校企合作”等模式,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效促进支部建设、教师成长和学生成才有效融合。

他长期致力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开创性地提出往复压缩机传动机构偏心间隙碰磨诱发的半弓式、跷跷板式和S曲线式等动力学问题,并形成了适用于往复压缩机偏心滑动间隙碰磨故障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征表征理论,为该类设备的动力学分析、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厅级项目6项,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平台1项。以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重大产学研项目1项,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项。深化产教融合,为合作企业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创造120万元经济效益。

通过科研项目的深入探索,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3篇,其中SCI/ EI收录31篇,1篇SCI入选全球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发表在国际Top期刊上。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字数61.1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扎根农村科技扶贫,当好脱贫攻坚、扶智育人的带头人

在脱贫攻坚战中,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敢于啃硬骨头,主动请缨担任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优势为柘荣县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指导帮助柘荣县基层党组织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深入柘荣县田间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民对于柘荣县支柱产业太子参的采挖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采挖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经济效益。面对参农的困扰,他带领专业团队教师和学生骨干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太子参种植特性,研发了滚筒筛式的太子参自动挖掘和分离的微耕机,极大地提高了收获效率,实现太子参挖掘、分离、收集的一次性作业,解决了手工收获太子参的不足问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为了让农民有效掌握太子参采挖技术,他多次前往柘荣县开展科技知识讲座,使参农们不仅会操作太子参微耕机,更让其掌握微耕机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维修机器故障提供保障。